作者:zhangchunhui 更新时间:2022-10-08 14:43:11 点击次数: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吃饭”问题深植于中国人的生命实践之中,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生动的隐喻意义。毛泽东同志曾经多次用“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靠老实吃饭”“靠总结经验吃饭”等,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密码,有力说明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硬道理。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理念,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新形势下,重温这些思想理念,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先进的建党学说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六大以来》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主持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的发展。但一些新党员身上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曾经给党带来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也没有得到彻底清除。针对这种情况,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中指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为什么如此重要?以至于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形象比喻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如果共产党人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精悟透用好,就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中国共产党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才能始终保持思想统一和旺盛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行。
“党书”一出,全党恍然大悟
何谓“党书”?这要从延安时期说起。被称为“党书”的主要指《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这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主持编辑的党内第一部重要历史文献。从党的六大到七大,是探索革命道路比较艰难的阶段。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结束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左”倾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作出召开七大的动议,任务之一就是“对于自党六次大会以来的革命斗争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在毛泽东看来,总结六大以来党的历史经验是关系到革命发展方向和前途的重大问题。
在1938年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但怎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41年底,《六大以来》编辑完成并印发,随后,《两条路线》《六大以前》相继出版,这些“党书”对全党深化对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认识,促进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实际相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整风运动的开展和七大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讲话,提出要整顿党的作风,对主观主义提出了尖锐批评,有的人不注重研究中国现状,不注重研究中国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这种极坏的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整风运动在全党展开后,毛泽东号召全党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延安整风收到巨大成效,党员干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党书”及七大上毛泽东向全党推荐的五本马列著作,即《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都是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毛泽东风趣地说:“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记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这便是“真理的味道”。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中央又在原来五本著作的基础上,重新编审了一套十二本的马列主义著作,毛泽东为这套书加了“干部必读”四个字。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中指出:马恩列斯是先生,我们是学生,他强调这十二本干部必读的书,“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应当有共同的认识,而我们许多高级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没有共同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改变世界的底气
“主义就是旗帜”,没有旗帜,中国人民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非常生动地描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苦苦思索,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胡适等,尤其是青年学生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最能引发心灵震撼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为何如此重视“主义”?陈延年、陈乔年这批青年人不仅积极主动了解各种主义,还践行这些主义,为寻找救国的“主义”,投入到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史料记载,1919—1920年间,先后共20批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包含全国的18个省。后又有大批青年参加旅苏勤工俭学。邓小平正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确立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曾回忆“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刘少奇回忆说:“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我了解了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我准不准备献身于这个党所从事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
正是在这个时候,国内的有识之士也在各种“主义”中思考甄别。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当时“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大家熟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一步一步进入半殖民地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
在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信仰选择。1936年10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提到,使他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本书,即《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他讲道:“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早期的共产党人经过苦苦思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指导思想。
10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原因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最宏伟的使命:为人类求解放。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华文明再一次迸发出强大能量。
马克思主义增强了共产党人复兴中华的志气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动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落地、扎根、开花、结果,成为战无不胜的锐利武器。
自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后,我们党便更加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毛泽东本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真正具体运用于我国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特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面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继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要自觉遵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百年奋斗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深刻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马克思主义提升了共产党人战略定力的骨气
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光荣而艰巨,更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进一步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答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的终结”一文,刻意渲染资本主义的“决定性胜利”,刻意宣扬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退场”。处于历史乱局中的邓小平坚定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中国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验证了历史并未终结于自由民主制,这使得“历史终结论”面临空前的冲击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就“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的问题,有过这样一番阐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年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中国在苏东剧变后经历30年的发展,用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宣告“历史终结论”破产,宣告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即使“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福山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历史终结论”的理论有硬伤和实践误判。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政治定力首先表现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善于区分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探求人类自由解放道路的基础上构建的科学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武器,“为人类求解放”指明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不断增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它的真理力量,不仅在于洞察不同历史条件下时局状况以及向何处发展,而且在于能够把握好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继续影响并改变着中国和世界。